思政课改革新尝试:英雄模范人物故事汇微视频大赛

发布时间:2019-11-19

11月14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西校区儒学堂举办了“传承红色基因、青春告白祖国”英雄模范人物故事汇微视频大赛决赛。校党委副书记易钢出席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务处、艺术学院、党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学术交流协会、绿动环保协会、创行团队主要成员及300多名学生观摩了本次比赛。

本次活动以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为平台,面向2018级、2017级全体学生开展,历时两个多月,共收到微视频400多部,经过初赛和复赛选拔,最后11部作品脱颖而出成功晋级决赛。作品以刘胡兰、赵一蔓、袁隆平、邓稼先、陈家庚和钟南山等红色人物为载体,用独特而细腻的形式再现了他们的感人事迹和光辉形象,作品主题鲜明,形式多样,技术娴熟,用黑白对比、画外音、蒙太奇等电影艺术手法将英雄人物演绎得活灵活现,现场观众纷纷沉浸其中久久不能忘怀,不少师生流下了热泪。在比赛过程中学校爱乐协会和民乐团分别展示了《国家》乐器伴奏演唱和《沧海一声笑》乐器合奏。

经过激烈角逐,最后田炜霖小组《新时代新英雄》、林添鑫小组《叶剑英元帅》等4件作品获得一等奖,黄心怡小组《红色英雄刘胡兰》等7件作品获得二等奖、另外有15个小组作品获得三等奖。

比赛结束时,易钢副书记和刘诗安教授对比赛做了精彩点评。易钢指出,红色基因的传承是永恒的课题,红色基因是我们中国共产党奋斗史上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选手们以演绎英雄人物的形式来传承红色基因有特色,有新意,做得很好,同时也希望同学们要尊重英雄人物,将传承、演绎和尊重英雄人物统一起来,他鼓励同学们今天传承红色人物、演绎红色人物,明天成为新时代的红色人物。易钢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开展的各项教学改革,希望有更多的改革成果涌现,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

刘诗安教授点评.jpg

刘诗安教授点评

本次比赛活动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举措,也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的阶段性成果。活动的举办较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并在全校师生中掀起唱响红色主旋律,传播红色正能量、传承红色基因的热潮。(图文/马克思主义学院吴浪莎、唐建华 值班编辑/曾进)

比赛现场.jpg

比赛现场

获奖选手与全体老师合照.jpg

获奖选手与指导老师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