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系列工作坊:校长助理李红英主讲第一期

发布时间:2019-11-19

11月14日,教师发展中心在西校区思齐楼710室举办主题为“从森林到一棵树——课程教学大纲设计与解读”教学工作坊,由校长助理、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李红英主讲。为帮助老师们加深对课程设计的理解和更好的完成一门课的设计,教师发展中心将组织开展课程设计系列工作坊,为期一个月,共四期。

本次工作坊是课程设计系列工作坊的第一期,旨在帮助老师们达成5个目标:知道课程教学大纲的阅读对象和各自的价值;理解课程与专业课程体系、课程设计与课程教学大纲的关系;解释课程教学大纲的关键要素;能向他人阐述课程教学大纲;评价课程教学大纲。

李红英以《工商管理专业与职业发展导论》课程教学大纲为导入开启本次工作坊。她首先组织工作坊成员阅读该课程教学大纲,接着带领工作坊成员以此大纲为例分析探讨关于课程大纲的四个问题。问题一:“谁需要导论课教学大纲,大纲有什么用”。工作坊成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制作思维导图,总结出最需要课程大纲的前三位是学生、任课教师和其他本专业任课教师、辅导员。问题二:课程大纲的关键要素是什么。基于问题一的三个主体,探讨了不同主体对于课程大纲的关注内容,总结出课程描述、课程目标和目标与人才培养的关系是课程大纲的关键要素。问题三:如何评价教学大纲。工作坊小组再次研读《工商管理专业与职业发展导论》课程教学大纲后,进行组内讨论并小组代表现场分享,最后总结出评价课程教学大纲应考虑三方面:课程描述、课程目标和教学安排。问题四:课程设计为什么需要教学大纲。李红英指出教学大纲是课程设计的源头,同时指出专业与职业导论课是大一新生的学习指南,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了解大学四年将要学什么,怎么学,学了怎么用,以及专业与社会职业的关系。

本次工作坊依据“目标-活动-评估”三角形模型设计展开。工作坊采取分组模式,每个小组以两门课教师组成,通过分析讨论案例,制作思维导图,现场互动分享,让工作坊成员对于课程大纲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工作坊中的实战操作,也为工作坊成员之后自己设计课程大纲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接下来,教师发展中心将会陆续开展后三期的课程设计系列工作坊,为老师们做好课程设计提供助力。(图文/教师发展中心黄刘露 值班编辑/曾进)

李红英主任向工作坊成员分享.png

李红英主任向工作坊成员分享

工作坊小组制作思维导图.png

工作坊小组制作思维导图

其中一个工作坊小组的思维导图.png

其中一个工作坊小组的思维导图

工作坊小组代表分享组内讨论结果.png

工作坊小组代表分享组内讨论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