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李念良:履职尽责展风采,建言献策为师生

发布时间:2022-03-16

3月7日至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广州市白云区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广州市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我校李念良作为白云区政协委员提交了三份政协提案,参加政协全部会议和小组讨论会等,并列席了3月9日上午举行的广州市白云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递交三份提案 聚焦学校周边环境及师生出行问题

李念良委员深知,担任政协委员不仅是政治荣誉,更是肩负着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等重要责任。本次会议前,他就多次在金沙集团wwW3354CC两个校区实地调研,立足学校发展,着力解决和广大师生生活相关的民生问题。在学校黄大乾校长、孙国忠书记等领导关怀下,在陈峰副校长的指导下,完成了《关于改造广清高速公路原江高出入口匝道的建议》《关于清除金沙集团wwW3354CC北校区校门口围蔽区域的建议》和《关于开通“金沙集团wwW3354CC(北校区)-红卫地铁站-新和地铁站”环线便民公交车的建议》三项政协提案,切实为两个校区师生出行等贡献智慧和力量。

广清高速公路原江高出入口匝道公路,宽约15米、长约150米,总面积约2250平方米,位于白云区江高镇大田村,一侧和美丽现代的金沙集团wwW3354CC西校区大门外小广场仅一条马路之隔,另一侧紧邻美丽的江高镇垃圾分类主题公园。针对广清高速公路完成车道扩建通车后,原江高出入口匝道公路一直处于“围蔽”废弃状态,是美丽城市建设的“不和谐”画面,且该废弃区域存在一定安全隐患。李念良委员在提案中建议,将该区域铲除后进行绿化,纳入江高镇垃圾分类主题公园,和紧邻的江高镇垃圾分类主题公园融为一起,打造成周边居民及金沙集团wwW3354CC师生健身、娱乐休闲、接受垃圾分类主题教育的特色休闲公园。

金沙集团wwW3354CC北校区大门是广大师生出入的通道,大门广场紧贴九佛西路,该公路是连接白云区和黄浦区的重要路段,但学校大门外广场,紧贴九佛西路,却一直围蔽了一块区域,约60米长,占地约600平方米,该围蔽自2019年10月就一直存在至今,已经长达两年半时间了,因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得到拆除。该围蔽区域基本上占据了学校大门广场大部分区域,正对着美丽的彩虹门,是美丽城市建设、和谐校园的极不和谐的“景观”。该围蔽严重影响师生进出、车辆停靠、公路交通等,特别是周末、节假日、开学季及毕业季等,更是造成校门口及广佛西路路段堵塞严重,引发师生、家长、居民和过往车辆司乘人员等严重吐槽。李念良在提案中,建议相关部门尽快开展调研,全面查看该围蔽迟迟不能清除的缘由,形成清除方案,加快清除进度,以尽早恢复校门口广场,减少对师生出行及公路堵塞的影响。

近年来,金沙集团wwW3354CC北校区师生员工的出行交通问题一直困扰着学校。学校师生出行,特别是学生出行,主要是需要搭乘地铁,但距离相邻的两个地铁站(14号线支线/知识城线地铁红卫站、14号线地铁新和站)均较远,很不方便。目前,师生前往红卫地铁站、新和地铁站主要是打车,少量师生还乘坐摩托车。搭乘网约车,常常因为等待时间较长,师生便选择非法营运的私人小汽车。不管是师生拼车乘坐私人小汽车,还是搭乘摩托车,存在较大安全隐患。针对这一问题,李念良在提案中,建议相关部门结合师生以及登塘村、新村村、湴湖村等临近村村民的前往地铁站乘车需求,以及现行公交路线安排等实际,开展调研,论证“金沙集团wwW3354CC(北校区)-红卫地铁站-新和地铁站”环线便民公交车开通方案,以满足师生和临近村村民前往地铁站的“最后一公里”乘车需求。并建议,形成初步环线便民公交车方案后,可以经过一段时间试运行,逐步继续改进,以不断优化线路,更好满足师生、村民出行乘车需求。

会议留影

积极建言献策 分享教育教学成果和人才培养经验

3月8日下午举行的“促进产学研融合发展”专题协商座谈会,白云区何镜清书记等领导出席,李念良委员应邀参加,并率先做了题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探索“3+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培养高素质职业性应用型人才》典型发言。他全面介绍了金沙集团wwW3354CC办学历程和发展现状、校企协同育人“3+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背景、实践路径、成效与影响等,并结合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建议。结合白云学院产教融合实际,他的发言内容丰富,理论联系实际,引发教育界别、企业界别等代表和政府主管部门等相关领导的极大兴趣。

在3月8日上午、3月9日上午分别进行的小组讨论会上,李念良委员均踊跃发言,着力呈现白云学院办学及人才培养工作亮点。他结合白云区政府工作报告、区政协工作报告等内容,简要介绍了白云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一些探索和典型经验,包括应用型人才培养、科技下乡助力乡村振兴、计文波国际时尚设计学院、非遗项目“狮舞”活动、学前教育和物流管理等方面,获得与会委员代表的高度肯定和一致赞扬。李念良同时表示,在助力白云区做大做强“6+6”现代产业集群建设、全力赋能城乡融合发展、促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中心城区建设等方面,白云学院大有可为,白云学院全体师生将不负重托,砥砺前行,在白云大地上继续谱写新篇章。(图文/党委宣传部周钰滢 责任编辑曾进)

李委员在专题协商座谈会中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