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李新庚
广东新春第一会——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吹响了走在前列、当好示范的号角。近日,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召开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务虚会,结合实际、强化部署,提出要使教育真正成为更好适应、支撑、引领广东高质量发展的“快变量”。
随着学校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如何进一步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学校各级立足实践、深入思考。官网推出【高质量发展.白云说】系列报道,各二级学院、相关部门负责人和部分教师围绕“十四五”学校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出新思考、新观点、新举措,一起谈目标、说方法、比干劲。
最近,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提出建设质量强国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由大向强转变的重要举措,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广东省教育厅《2023年本科教育教学工作要点》,也相应提出了锤炼“质量工程”品牌,夯实教学改革基础的要求。这为工商管理学院的学科和专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李新庚这样说。
李新庚院长表示,从高质量发展着眼,工商管理学院要加强对学科专业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以已有学科研究和专业建设方向为核心,加强资源配置,进一步形成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并不断创造条件,积极促进与其他学科间的交叉研究,实现资源共享和合理配置。要调动全体教师的教学和科研积极性,使人人有专业方向,个个有研究领域,构建学科和专业建设新高地。进一步做好学科带头人制度、专业负责人制度,建设一支结构合理、能力突出、教学和科研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
李新庚院长说,要构建“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和平台。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加强课程建设、学科建设和教材建设,形成在院内、省内有影响力、有特色的优质课程、精品课程。以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改革为重点,全面推进,整体优化,加强实践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进一步加强加深与企业的合作,完成100家以上实习基地建设目标,校内、校外实验实训室和企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能起到示范引领作用,达到以应用能力为目标的“一年级业务体验、二年级业务训练、三年级综合训练,四年级企业实践”的“递进式”实践实训模式。力争经过几年的建设,把工商管理学院各专业建设成为在广东地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专业。
李新庚院长表示,要凝练专业研究方向,布置一批重点科研领域和方向。工商管理学科是管理学门类下发展规模最大的一级学科之一,现在其研究的主流领域,越来越多地受到信息技术、数智经济和服务经济的影响。这给工商管理研究主流领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突破,本学科发展和学术研究应重点关注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研究,进一步凝练以下研究方向:数智经济与服务创新;大数据管理与营销策划;智慧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跨境电子商务与品牌推广;信用管理与风险控制;企业战略管理;中小企业创新管理。
李新庚院长说,要建设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工商管理学院要与广东省各行业企业或行业协会广泛合作开展产业学院建设,依托地方政府服务平台支持,建立产教融合平台。以联合办学、共建实训基地,联合培养人才等方式,构建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积极搭建校企产学研合作交流平台,推动基地成果建设实现产业转化。校企合作联合开展科研课题的申报、科技成果的转化、专利成果落地等等,形成校企合作良性互动关系,实现“产↔学↔研↔创”之间的双向互动和动态耦合。
李新庚院长强调,要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在科学研究方面,要积极开展科研和课题申报工作,形成一批体现我校特色,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研究成果,以科研促教学,以科研促进专业建设。鼓励教师积极申报专业科研课题,提高专业教师参加各类科研项目和课题的人数比例。要立足服务广东经济,积极与国内外高校、学术机构、政府职能部门以及行业界进行广泛的交流合作,建设一支以中青年学者为主、专兼结合、富有创新精神的现代服务业创新团队,将学院的一个团队(企业管理创新团队)、一个中心(珠三角区域物流研究中心)打造成为国内同类高校一流的现代服务业学术品牌,成为区域中小企业服务业发展的“思想库”“信息库”和“咨询库”,推动服务业创新和中小企业发展。(图文/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