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上午,我校在国际会议厅召开校级重点平台建设评审会(以下简称评审会)。校长黄大乾、党委书记刘剑锋、副校长刘跃南、科研处处长周美娟、教务处处长李红英、机电工程学院院长曹玉华、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林春景、应用经济学院院长吴铁雄、会计学院院长沈颂东、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杨新荣、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李新庚及院校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饶丽娟出席会议,部分二级学院的专家教授列席会议。会议由校长黄大乾主持。
评审会上,我校所属的艺术设计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大数据与计算机学院、应用经济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及院校发展研究中心等7个二级学院和1个研究中心,分别将其拟建的校级重点平台类型、名称、负责人及平台研究基础和建设目标等内容向与会的评审专家做了汇报。
到会的评审专家经过现场听取汇报、现场提问和现场无记名投票等方式对参加此次遴选的8个校级重点平台项目进行了拟立项表决,并针对各个学院的申报陈述从行业和领域的发展特点、我校现有的人力资源、知识和技术储备、发展方向等方面提出了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
最后,根据评审专家们对各个拟建校级重点平台的得分结果,评审委员会最终同意拟建设如下八个校级重点平台。①校级重点实验室(科研型)类平台:艺术设计研究中心项目;②校级重点平台类平台:校级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类平台:广东力顺源智能制造工程中心项目;③工程技术研究(技术开发)中心类平台: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④校级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类平台:大数据应用创新平台项目;⑤校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类平台:应用经济研究中心项目;⑥新兴交叉学科综合研究类平台:现代物流与技术经济研究所项目;⑦重点实验室类平台:3D打印重点实验室项目;⑧发展研究类平台:应用技术大学研究中心项目。学校根据科研平台建设的要求和学校科研发展的实际需要,计划对各个校级重点平台建设予以一定的经费支持。
校长黄大乾在项目评审过程中和总结时提出,校级平台建设是学校科学研究能力的一种体现,一是要追求科学的严谨性,各科研平台、团队在研究方向与内容方面需进一步凝练、提高,避免宽泛与雷同;二是各平台建设要与国家部委、广东省科技厅及发改委等部门的平台建设对应起来做,提高科研平台共享和效率问题;三是整合我校现有的科研平台,避免重复建设和虚设,以实现科研平台对我校科研水平提高及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和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
刘剑锋书记在总结时强调提出,2017年,是我校向应用型本科大学转变的开局之年,平台建设对学校的转型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科研平台和团队建设工作不仅仅是我校学科和专业建设的需要,更是应用型本科教学评估和转型发展的需要,希望各个二级学院及校级重点平台负责人要高度重视科研平台的建设工作,切实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文/科研处吕海燕 图/办公室胡小锐)
会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