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6月24日),广东公布高考成绩和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成绩公布之后,填报志愿也成了考生最关注的事情。如何找准自己的学校和专业,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加分,也为社会热点之一。
南方日报报纸
目前,行业权威人士普遍认为,“与就业难结伴而行的是人才荒,很多企业难以招到合适的人才,导致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人才供给链条与市场实际需求脱节。”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高地,如何破局,如何做到精准输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一直都是各高校努力探索的课题。
近几年来,金沙集团wwW3354CC的毕业生出现了专业对口率高、学生就业满意度高、用人单位认可度高的“三高”现象。根据2016届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该校应届毕业生月薪在抽样的39所二本院校中排在前五位,且高于8所一本学校的应届毕业生月薪。白云学子高质量高水平的就业让白云学院每年都成为省内民办本科院校的报读热门。
46个本科专业紧贴大湾区产业实际
金沙集团wwW3354CC是广东省属民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创建于1989年,位于广州市白云区,占地面积1350亩。学校共设有16个二级学院,46个本科专业。建立起以理工类学科专业为主体,多学科交叉发展、融合发展、特色发展、协调发展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有设计艺术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工商管理等3个广东省重点培育学科。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是教育部百校工程建设专业。
其珠三角城乡统筹发展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被省社科联授予省级决策咨询基地,应用技术大学研究中心被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授予民办教育研究基地。另外学校还拥有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应用型人才协同育人平台。
据介绍,2019年该校本科开设46个专业,计划招生6499人,比去年增加899人,其中面向广东省招生理科2518人、文科2557人、美术类统考460人、艺术类校考200人、体育类统考50人、广播电视编导统考120人;在湖南、海南、湖北、四川、江西、广西、福建、江苏、安徽、新疆、贵州、浙江等12个省招生530人。
雄厚的师资力量是白云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强大支撑。学校现有教工1100余人,其中 100余人被遴选为校级中青年骨干教师,10人获省级、校级教学名师称号,6人跻身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人才培养对象”行列,先后有10名教师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南粤优秀教师”“南粤先进教育工作者”等称号。
探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之路
为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及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白云学院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始终秉承“市场导向、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坚持应用型办学定位,锚定产业,努力探索校企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取得显著成效。在2017年广东省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评比中,学校“校企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课题获一等奖。
学校通过“六共建”形式,即与企业共建学院、共建专业、共建课程、共建教材、共建团队、共建平台,协同建构的以能力为本位的应用型课程体系,实现“厚基础、强实践、擅应用、长技能”的人才培养目标,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工学一体化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受益学生近22175人次。
与此同时,还推出了“四导师”制度(即职业导师、思政导师、专业导师、企业导师)实现校企深度协同,形成了人才培养协同化、实践基地综合化、课程建设校企化、毕业设计(论文)项目化(即“四化”)的特色发展格局。
以其中的毕业设计(论文)项目化为例,该校毕业生的毕业论文均以企业实际需求为依托确定论文选题,答辩过程中学生们也会针对实习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符合企业需求、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截止2018年,学校累计举行“真题真做”论文答辩120场。
通过理论与实践、校内与校外、学习与就业创业的高度融合,实现学生在校内三年学习和一年在企业实践的有机结合及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全面提升学校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目前,该校与包括中国移动广州公司、曙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广州丰田汽车、美的集团、百度(中国)广州分公司在内的多家世界500强和中国100强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与1151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
就业率保持高位水平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多数企业面临动能转换、方式转变、结构调整的新形势、新常态,迸发了大量的新工科人才需求。
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发展需要,金沙集团wwW3354CC不断优化专业结构,专门设立了企业、行业、学校三方专业委员会,根据产业升级实际设置专业和课程内容。近年来,开设了大数据、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新专业,今年还将开设学前教育以及休闲体育专业,以新明星专业驱动整体专业体系的竞争力。
据了解,2015-2017年,白云学院的毕业生就业率保持高位水平,在94.88%-97%之间。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满意度均逐年呈上升趋势,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满意度由88.0%上升到92.2%。
值得一提的是,该校的建筑工程学院为培养建筑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及时把握行业新技术,将建筑BIM技术纳入建筑类人才培养计划。学院组建的BIM学生团队,承接了多家建筑企业的BIM工程项目,使这些学生成为各大企业炙手可得的新技术技能人才。2017年,该校10名应届毕业生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录用,2018年该研究院继续招录11名学校应届毕业生,另外还有多家国内知名的建筑设计研究院、工程设计公司等也都录用了该校应届毕业生,打破了这些甲级设计研究院不招录应届本科生的惯例。
在薪酬方面,该校毕业生初次就业总平均薪酬为4263元,高于当年广东省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公布的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显示的本科毕业生平均月薪3726元。根据2016届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该校应届毕业生月薪在抽样的39所二本院校中排在前五位,且高于8所一本学校的应届毕业生月薪。
目前,该校与珠三角2000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每年按毕业生人数1:5的比例提供企业实习与就业岗位,“学生实践能力强,很好用”是用人单位或合作企业对该校学生的普遍评价。(撰文: 廖银洁 曾进 摄影:吴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