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思政课建设特色创新研讨会。
研讨会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郭华鸿主持。她首先传达了学校党委两次召开思政课研讨会的精神,表示学校党政领导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思政课建设,学校会在人员配备、经费保障上给予更多投入,期待思政课教师能坚守铸魂育人初心,担当起培育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使命,在找差距补短板基础上,能够创特色出亮点,在同类院校中发挥引领作用。她指出,我院思政课建设特色可以围绕学术院长刘社欣教授提出的“白云特色”做文章,挖掘学校所在地“白云区”“江高镇 ”“大田村”的革命历史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和改革开放实践,提炼白云精神,并将之融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创建白云思政课特色。
学院老师们就思政课建设特色创新展开积极发言。施萍老师马上引证了沂蒙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发掘老根据地沂蒙山的精神、形成本院教学研究特色的范例,有力论证了“白云特色”这一思路的可行性。邢增銮老师说,从学校校名一直坚守“白云”二字,就可以领会到学校董事长为家乡办学,为白云办学的故土情结,如果我们思政课建设能够将学校所在地白云区的历史和文化结合起来,将会很好的诠释学校服务家乡建设家乡的办学理念。
随后讨论集中到如何挖掘白云精神和白云特色这一内容上。黄滨教授认为可以有步骤分阶段不断拓展白云文化系列,如革命文化、家风伦理文化、宗祠文化、企业文化、石碑楹联文化、古村建筑民俗文物文化、古今人物文化等。活动形式可多样化、时代化,如组织教师专题研究,组织学生实地调研以及调查报告、摄影、微电影、展览、各种演示比赛等方式。刘龙华提出可以重点发掘白云区家风伦理文化,组织学生参观本地的祠堂,大田村明清进士碑林,了解当地的乡规民约,家风家训,开展现场教学,提高思政课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姜宏教授强调特色提炼既要挖掘好江高、大田村一带资源,也要开发好新校区所在地钟落潭一带的资源,形成两线齐开的的局面,确保工作的可持续性和全覆盖性。龙士云教授和桑立群针对后续工作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李娜、唐建华和彭瑜婧三位老师均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文/马克思主义学院黄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