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金沙集团wwW3354CC第21期教学工作坊在北校区明德楼506教室举行。校长助理、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李红英以“玩转互动教室”为主题,与参与工作坊的老师们进行了分享交流。
本次工作坊旨在帮助北校区的老师们更好地使用“互动教室”,主要聚焦三个问题:为什么叫互动教室,互动教室适合什么样的课程,以及如何设计有效的课堂活动。通过本次工作坊的学习,老师们能知道互动教室设计背后的教育学原理,会用教育学原理选择和设计有效的课堂活动。
活动预热报名期间,教师发展中心通过微助教建立了学习小组,并且提前分享了两篇文章:主要教学空间的演变和学习空间对教师教学行为影响的研究。北校区在课室建设上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设计了可移动可变化拼接的桌椅,方便小组与组间交流互动。
李红英展示了北校区当前“互动课室”的使用情况,“为什么老师站在讲台上下不来?”“为什么要改变座位的摆放方式?”,借此引出本次工作坊的活动目标。她通过分享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和情境学习理论回答了人是如何学习的;根据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学关于认知能力的陈述,帮助老师们思考当前的学习活动是低阶的还是高阶的,以及对应的动词;根据学习金字塔原理,回答了为什么课堂教学中要强调互动。
为了让老师们有更加直观的体验,李红英根据课程设计的“三角形”模型,展示并剖析了本次工作坊从分组到小组活动的一系列设计,剖析了此次工作坊的目标——活动——评估的一致性建构过程。在“为什么互动课室要摆成圆形桌”的小组讨论中,李天畅老师代表小组发言,她结合专业特色,着重从心理学角度指出圆具有特殊象征,圆形围坐讨论时能最大限度地调动、集合大家的能量。大部分老师都谈到了圆形便于互动交流。李红英主任在检验第二个活动目标是否达成时,设计了现场练习活动,即请每一位老师就上一节课的内容完成课程设计的三角形模型。吕奎老师分享了“营业收入审计流程”这一章节的课堂设计,李红英主任现场点评,在一问一答的过程中,大家都在认真思考如何实现目标--活动--评估的一致性建构。
活动中,老师们积极参与互动,讨论分享,现场氛围轻松愉快。据活动效果调查反馈,老师们表示收获颇丰,“了解了怎么更好地运用和实施互动教室”,“激发了我设计活动的思维”,“完善了我的想法”。本次工作坊完整展现了一堂课的目标--活动--评估及其一致性建构设计,同时也展现了如何使用互动课室,如何组织小组活动。老师们在现场以学生的身份体验课堂,沉入活动,感悟课堂设计的作用,进而回归教师角色,思考如何更好地使用互动课室,如何更好地设计课堂教学等。(文/教师发展中心张雯雯、黄刘露 图/教师发展中心黄刘露 值班编辑/曾进)
李红英与工作坊成员近距离交流
工作坊小组内部讨论
工作坊成员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