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 如盐在水——教育与体育学院召开课程思政专题培训会

发布时间:2021-03-30

3月25日下午,教育与体育学院的全体专任教师近50人,在至善楼410参加了课程思政的专题培训,培训的主题内容是: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有机融入专业教学;探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主讲专家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郭华鸿院长和桑立群主任。在2个小时的培训中,主讲教师利用生动鲜活的案例,从课程建设、课堂教学两方面给大家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课程思政课,让大家明确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的方式方法。

桑立群主任说,课程建设是课程思政的“主战场”。“教师人人讲育人,课程门门有思政”。《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提出,要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要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只有让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从本课程中自然长出,与专业知识、专业精神相得益彰、合而为一,才能真正彰显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的效果。具体来说,要落实到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大纲修订、教材编审选用、教案课件编写等各方面,以及贯穿于课堂授课、教学研讨、实验实训、作业论文、考核评价各环节各方面。

郭华鸿院长强调,课堂教学是课程思政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是课程思政的主渠道。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各个环节中有机地融入价值塑造的要素。课程思政如果生硬造作,如果被理解为所有老师都要讲一点思政课的内容、所有课程在专业内容之外都要另行添加一些思政元素,就会出现“两张皮”“贴标签”的情形,一定效果不佳。切忌“贴标签”“两张皮”式的生搬硬套,应在保证专业教学水准的前提下,自然融入思政元素,使价值塑造内生为课程教学中有机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培训结束后,老师们纷纷发言,表示要认真学习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的方式方法,努力提高自己课程思政水平。实践无止境,认识无止境,课程思政也永远在路上。

此次培训是教育与体育学院本学期的第一次集体教师培训,由彭雨明副院长主持,张绪平院长做了总结发言。(图文/教育与体育学院王明英、张美娟 值班编辑/曾进)

课程思政现场.jpg

培训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