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谢迪斌教授来校作报告

发布时间:2021-04-25

4月20日下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谢迪斌博士教授应邀为我校思政课教师作“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发展逻辑与改革路径”专题讲座,马克思主义学院郭华鸿院长、邢增銮副院长、桑立群和唐建华两位教研室主任以及西校区全体教师参加了会议,会议由郭华鸿院长主持。

谢迪斌教授在作报告.png

谢迪斌教授作报告

谢教授结合自身30年教学和管理经验,紧紧围绕思政课的教学和思政课的制度建设等方面展开讲座。谢教授认为当前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存在着两个挑战,一是将学理性的语言和知识泛日常化,二是专业性太强,以研究方向作为主要的授课内容,缺乏对课程目标贯彻。对于为什么会出现这两种现象,他认为主要缺乏对教材教法、教学对象和社会事件的跟进和研究。谢教授认为思政课教师教学应当坚持“三力”原则:政治判断力,思政课教师不要盲目跟风;政治领悟力,思政课教师应对世界热点应有独特的政治敏感力;课程执行力,思政课教师在课堂管理和课程教学方面要培养执行能力。在学校制度支撑思政课教学方面,教授指出首先作为思政课主力军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找好自己的定位,明确自己的价值;其次是学校领导要明确思政课程建设和专业课程建设是融合而非对立的关系,明确在后现代主义的思潮中,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最次在治理层面,谢教授提出思政教育是整个社会的事情,要激活全部主体的治理动能,构建全要素的高校思政课治理体系,在思想观念、资源保障、平台建设和制度建设等方面应该全面推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新时代高校思政的预期目标和价值指向。讲座最后,谢院长与青年教师进行了互动,对青年教师提出的各种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郭华鸿院长对本次报告做了简要的总结,认为教授的报告具有政治的高度、理论的深度、视野的宽度、知识的鲜度和情感的温度,对思政课建设以及青年教师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马克思主义学院李梦梦 图/马克思主义学院彭瑜婧 值班编辑/曾进)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参加会议.png

报告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