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社会工作系通过腾讯会议平台开展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本次论证会共邀请了两位校外专家和一位校内专家出席,他们分别是广东财经大学社会工作系教授童远忠、广州市北达博雅社会工作资源中心总干事关冬生和我校科研处处长何华兵教授。
论证会由社会工作系专业负责人彭民科副教授主持,杨新荣院长就我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指导思想、基本要求作了说明。随后专家们各抒己见,就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关老师认为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整理比较完善,但建议继续聚焦定位和优化课程设置。第一,在一般性、普适性目标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白云学院社工专业的定位。基于目前我国发展社会工作职业化的基本方向是社会化为主,即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社会服务机构、社会公益机构)为就业承接主体,政府、医疗机构、企业等主要通过项目化购买服务的形式进行委托,因此,关老师建议在专业服务的同时,社会工作者需要开展机构管理、项目管理。因此,建议白云学院的社会工作专业是培养“懂专业、会管理、善经营的复合型社会工作人才”。第二,建议在课程的逻辑上可以更加紧凑,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要贯穿各模块之间的关联性,让学生能把各课程融通。童教授认为,目前我校社工系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明确,涵盖了职业素养与职业发展的基本要求。人才培养规格清晰具体,但可以联系新时代形势,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适应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要。同时,童教授认为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在定位和课程设置方面需要考虑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和进一步深造的愿望。何教授提出了从学科到专业建设,从产业到专业提出了两条路径,协同发展的社会工作建设的新思路,他认为在专业定位方面应该符合学校职业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方向,充分结合社会学学科和研究方向确定专业定位。同时,建议从产业发展等多方面去进一步讨论模块和方向,培养真正能面向未来的高质量人才。三位专家高屋建瓴,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更好的修订提出了非常宝贵的建议。会议最后,社会工作系主任卫利珍老师对三位专家的指导表示感谢,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对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的一些注意事项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卫利珍 责任编辑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