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时代呼唤伟大思想,伟大思想引领伟大时代。为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帮助师生全面准确领会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5月25日下午,工商管理学院邀请马克思主义院长郭华鸿做《正确理解中国式现代化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新篇章》专题党课,学院全体教师、师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参与本次主题教育学习。
马克思主义院长郭华鸿授课
首先,郭华鸿院长娓娓道来,用生动的语言为师生们全面系统深入地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历程和科学内涵。她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总结近代以来的历史教训而做出的历史选择,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长期实践探索的成果,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中国共产党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尤其是我们在战略上不断完善,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等一系列重大战略,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战略支撑。接着,郭院长为师生们进一步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和西方现代化的本质不同,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全体师生认真聆听专题党课
党课第二部分,郭院长结合广东省实际与历史事件讲述了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中的广东探索与贡献。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广东是国内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最早建立党组织的省份之一,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时期,广东又通过积极的对外开放加入全球市场实现了显著的经济增长。郭院长指出,党的坚强领导、政策支持与科学理论指引,优秀的广东人精神与广东共产党人的优秀基因,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独特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历史积淀这四点,是广东在中国式现代化中地位重要、作用突出的原因。近年来,广东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方面作出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累累硕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了新的辉煌。
随后,郭院长结合主题,与全体师生探讨新时代新征程如何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新篇章。她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广东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全力推动创新工作。实践证明,新时代十年的广东实践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丰富内涵和宽广外延。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当前广东的发展依然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诸多制约发展的重大问题。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进一步认清所处的历史方位、具备的条件基础、肩负的历史使命,着力破解各类瓶颈制约,切实解决好广东区域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制造业当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打造美丽中国的广东样板,当好践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先行者和排头兵,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蓬勃的“青春之力”在开局之年为“中国式现代化”着笔增色,以新担当新作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新篇章!
最后,学院党委刘华兰书记总结发言。他表示,通过此次专题党课内容的学习,我院师生对中国式现代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拓展和深化。我们要以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指引,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发扬广东“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文/工商管理学院郑文昌、赖婷婷 图/工商管理学院谢华锋 责任编辑赵利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