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系开展校企合作教学,共建协同育人课程

发布时间:2023-06-09

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科学学科,注重实务性及操作性。为深入推进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拓展学生参与专业服务的知识面和能力水平,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社工系开设社会工作基础认知与服务规范训练课程,课程邀请了广州市怀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总干事陈冠能作为企业导师,走进课堂,开展校企合作教学和协同育人。

课程设置了社会工作机构基本概况、组织管理、服务领域、社会工作者工作流程和技巧等模块,一方面有助于学生了解工作环境,明确职业要求,更好地了解和学习社会工作,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在以后的大学学习中对自己的人生和职业提早进行规划。在课程的开始阶段,导师收集了同学们关于课程的期望,同学们的期望主要集中在社工就业的环境、工作内容、薪酬待遇、实务技巧等方面,如“社会工作服务具体的开展过程”“社工服务文书如何撰写”“探访服务的注意事项”“社会工作专业就业出路”“如何应聘相关岗位”等内容,在课程中进行了一一回应。

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专业知识,陈老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的课堂互动,激发学生对专业内容的兴趣,增进同学们对于社会工作方法的运用。在课程中,陈老师将同学分成了四个学习小组,安排主题讨论、场景模拟、环节体验等内容,促进了同学之间的交流学习,搭建了同学应用专业知识的平台,提升了课程开展的效果。

wps10.png

小组讨论现场

在课程结束的时候,同学们反馈受益良多。有同学表示,这门课在一定程度上让自己明白了做一个合格的社会工作者需要什么样的能力。也有同学表示,这一门课程对自己最大的影响是教自己如何去与他人沟通,能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去锻炼自我,提高自己与他人沟通的能力。

当前,学校高度重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陈老师将社会工作机构丰富的实务案例、项目和前沿知识引入课堂,丰富了教学内容,深化了专业内涵建设、提升了人才培养针对性、增强了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为今后学生开展专业社会工作服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文/工商管理学院付欢、卫利珍 图/工商管理学院 付欢 责任编辑赵利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