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为期一个多月的“一带一路”国际营销文化案例分析大赛圆满结束。本次第二课堂共吸引了208名学生报名参赛,活动由黄军校、徐晓然、曾靖婷老师担任评委。通过多轮比拼,最终遴选出多份优秀学生作品,评选出了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的第十个年头,它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总书记提出加强中国企业与沿线各国的合作,更大程度地带动经济投资,拉动消费,增进沿线各国的经济交流、文化交流。十年来,中国经验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广泛影响,但也面临很多挑战,客观形势对“一带一路”建设提出了新的期待和要求,新要求指出要打通国内外商品、要素大市场,优化配置国内国外各种资源,鼓励更多中国企业走出去,积极布局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让国内外市场和资源互为促进、互利共赢,共同创造价值。在此背景下,企业需要更多地能够布局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双向人才,本次活动旨在培养企业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化、创新型复合人才,让同学们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沟通的能力,从而为中国本土企业“走出去”打下良好的基础,把同学们打造成适应时代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同学们汇报展示组图
本次活动同学们主要以中国企业的海外营销拓展为基点,分析海外市场的营销文化环境,通过一系列的分析,深挖企业出海的跨文化运作,例如五菱宏光MINI出海印尼市场、OPPO手机出海老挝市场、小米出海印度市场和俄罗斯市场、百雀羚出海印度市场、拼多多Temu出海美国市场、青岛啤酒出海韩国市场、老干妈出海美国市场、传音手机出海非洲市场、完美日记出海东南亚市场等的国际营销跨文化环境分析,分析企业出海的优势和劣势,基于相关的问题点,给予企业合理优化的建议,通过分析希望给中国想要“走出去”的中小企业以借鉴,预防企业出海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让同学们对中国企业出海如何“因地制宜”,充分践行“全球化思维 本土化运作”以全方位的思考。
通过本次第二课堂的活动,同学们对品牌出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学们选择的企业的海外业绩有些相当骄人,激发了同学们对本土品牌的喜爱和向往,增强了同学们对中国智能制造的认同,逐步坚定同学们毕业后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企业的决心。让同学们在未来的道路上借着“一带一路”的春风助力更多中小企业走出去,为国内品牌成功拓展海外市场,提高品牌海外知名度,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实力做出自己的贡献。(图文/工商管理学院徐晓然 责任编辑赵利兴)